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本科层次,交通运输,交通工程

课程代码:260074

学时分配:64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

赋予学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后续课程:物流工程学、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课程性质与任务:

《运筹学》课程是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数学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一座桥梁,包含了运输资源优化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课程较系统地介绍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问题及单纯形方法,对偶理论及对偶单纯形方法,运输问题及表上作业法,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论与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数值方法和计算实例等内容。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运输资源优化利用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课程较系统地了解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问题及单纯形方法,对偶理论及对偶单纯形方法,运输问题及表上作业法,整数规划,动态规划,图论与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数值方法和计算实例等内容。通过教学能将学科理论融入到对汽车营销活动的实践认识中。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与单纯形法

【教学目的】了解运筹学的发展历史,掌握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掌握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

【教学重点】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教学难点】单纯形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1.1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

1.2 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及几何意义

1.3 单纯形算法

1.4 单纯形算法的进一步讨论

1.5 应用举例

1.6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P44 1-3题 P45 4-7题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教学目的】

1. 了解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2. 掌握线性规划的对偶单纯形法;

3. 了解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

【教学重点】

1. 线性规划的对偶单纯形求解算法;

2. Lingo的使用;

【教学难点】对偶单纯形算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2.1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

2.2 对偶单纯形法

2.3 灵敏度分析

【复习思考题】

P75 1-5题 补充1题

第三章 运输问题

【教学目的】理解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求解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了解运输问题的扩展。

【教学重点】求解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了解运输问题的扩展。

【教学难点】表上作业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

【教学内容】

3.1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3.2 表上作业法;

3.3 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

3.4 转运问题;

3.5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P105 1-3题,P106 4-5题,补充作业4题

第四章 整数规划

【教学目的】了解整数规划的概念,掌握求解整数规划的割平面法,掌握求解整数规划的分支定界法。

【教学重点】求解整数规划的割平面法、分支定界法。

【教学难点】割平面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4.1 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

4.2 整数的求解算法;

4.3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P126 1-3题,P127 6-10题

第五章 动态规划

【教学目的】了解多阶段决策过程与实例,掌握动态规划基本概念和递归方程,并能手工求解一般的动态规划问题。

【教学重点】动态规划的手工求解。

【教学难点】递归方程。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5.1 多阶段决策过程与实例;

5.2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递归方程;

5.3 最优性原理与建模方程;

5.4 动态规划的应用案例;

5.5 案例分析。

【复习思考题】

P149 1-3题 P150 4-6题

第六章 图论与网络计划

【教学目的】了解图与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树、最短问题、最大流问题、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算法。

【教学重点】最小支撑树、最短路、最大流、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的相关概念与算法。

【教学难点】最短路求解算法,最大流求解算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6.1 图与网络;

6.2 树;

6.3 最短路问题;

6.4 网络最大流问题;

6.5 最小费用最大流。

【复习思考题】

P204 1,6题 P205 7-11题,补充作业8题

第七章 存储论

【教学目的】了解存储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确定性存储模型与单周期随机性存储模型。

【教学重点】确定性与单周期随机性存储模型。

【教学难点】随机性存储模型。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7.1 存储论的基本概念;

7.2 确定性存储模型;

7.3 单周期随机性存储模型

【复习思考题】

P232 1-5题 P233 6-10题 补充作业5题

五、教学设备和设施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课程考核与评估

考试

平时作业与测验30% 期末考试 70%

七.附录

教学参考文献目录:

1.《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王炜、陆建,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优化建模与LINDO/LINGO软件》,谢金星 薛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运输经济学导论》,许庆斌、荣朝和、马运等,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制定人:度巍

审核人: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