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
    建设规划

      (一)、发展定位与建设目标

      智能交通综合训练中心是集教育教学、科研培训、实践训练于一体,为了推进我校学科和专业建设满足地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需求,整合自动化、计算机、机械、土木等交通主干学科在内涵上进行融合与集成建设,在外延上扩充平台功能、强化平台实效,以智能交通软硬件开发专业综合技能为切入点,构建以智能交通为工程背景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多个实训平台,向南通大学交通、计算机、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及机械工程等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开放。

      目前,中心与南通交警支队共建南通交通管理研究中心,与北京易华录、南通公交公司、秦茂交通科技、南通公路管理处等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是OpenITS的会员单位,与武汉创维特、北京达盛、深圳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建三个校企实验室,主持和参与3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等纵横向科研项目,形成了教学、科研工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中心将继续坚持以知识传授、创新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给学生提供完整的训练环节和参加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和创新项目的机会,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以培养学生成为智能交通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最终将该综合训练中心建设成为本校、本市乃至周边地区高校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同时基地对社会开放,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二)、建设思路

      (1)建设全方位开放的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学科、多专业工程实践综合训练平台

      智能交通是一个多交叉学科,打破学科、专业、课程界线,对它们的共性和特性进行充分研究,合并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内容,对相互衔接的实验内容进行融合。以培养交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实际智能交通企业软硬件开发项目的交通数据采集、智能交通和交通机电设备三个课程群,将专业中多门相关课程以一个涵盖大流程的真实企业项目串接起来,设立若干实验课程模块,各模块间留有物理接口,可组建更大的实验教学平台和系统,探索基于工学结合的交通类专业学生卓越素质培养模式改革。

      (2)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 工程实践教学内容

      除了交通类专业学生之外,考虑非交通类相关学科的学生对智能交通领域的认知差异,以智能交通软硬件研发综合技能为切入点,围绕智能交通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数据流程,根据智能交通产业相关职业岗位群和岗位技能包要求,构建实践教学内容,确立项目课程和支撑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3)完善基于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

      注重交通主干交叉学科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努力探索师资队伍能力结构由传统学术型向学术、工程型的转型发展模式,打造一支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互交融的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4)建设校内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和市场的变化自主创新,进行综合性实验项目训练,使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结合,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要求,让学生既能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够侧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5)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训练平台

      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载体和场所,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及市各项智能交通相关学科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创新活动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预期建设成效(包括实践(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体制与管理、设备与环境、示范与辐射、特色等方面内容,应有量化指标)

      (1)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为申报市厅级以上行业重点实验室做准备。

      (2)加强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国内外优秀博士的引进力度,建设交通运输学科市厅级以上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有计划地鼓励优秀博士出国研修,聘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支持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在重要学术组织和刊物任职,打造特色,提升质量,丰富成果。

      (3)实行对优秀论文、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的奖励措施,力争指导学生申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项以上,每年组织数学建模、交通科技、智能车辆等多支多学科竞赛团队,荣获各类各级学科竞赛40项以上;力争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1 -2篇、优秀学士论文10 篇,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0 篇,申请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4)实施教学资源提升计划,将《交通管理与控制》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将《车辆定位与导航》、《交通机电设备》、《交通控制集成系统》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将《交通规划》、《交通设备》建成校级优质课程。加强《交通仿真》的建设,通过三年努力,力争2020年建成国家精品课程;加强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建设,力争2020 年建成省级品牌专业;加大对交通运输、交通工程专业综合教学改革的投入,这区域发展输送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四)、经费投入规划(包括资金来源、投入规模、主要投入方向等)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贴近智能交通前沿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需求,更新、扩建和新建一批基础与专业实验室,高标准、高起点的进行规划和建设。

      (1)公共交通大数据分析平台 60万 资金来源:南通市科技局。

      结合智能公交调度平台,挖掘居民出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出行规律,包括: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次数等,计算公交出行OD,预测公交客流量和行驶时间的演化趋势,监测公交运行状态,为公交线网设计、公交运营提供基础数据。

      (2)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监控及其形成机理分析平台 120万 资金来源: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项目

      结合GIS,本课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动态跟踪城市所有道路的人、车和路等基础数据,结合实时和历史采集数据,构建能够准确反映交通拥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预警模型,当预警指标偏离其正常水平并超过风险阀值时,从交通的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等角度制定相应的交通拥堵治理措施应急管理方案,如:限速、禁止超车、局部交通组织优化、道路线形设计、交叉口渠化设计、信号配时等,并评估不同控制方案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