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

      中心确立了“学生为本、应用导向、虚实结合、拓展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理念,旨在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真实实验与虚拟实验相互补充,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反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通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体系已经形成,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原则,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标准为起点,按照重实践、模块化、柔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构建了兼顾基础技能培养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交通类实验教学体系。

      ①促进实验教学与交通行业技术深度融合,创建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

      围绕以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交通工程人才”为目标,以“彰显优势、强化特色、挖掘潜力、校企共建”为建设思路,着力开展地方本科院校智能交通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创建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验教学与交通行业技术深度融合。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定位,将中心实验课程、内容体系中共分5个层次,从基础型(演示、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到研究创新型构建了一系列的逐步递进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均设置有围绕智能交通领域的工程训练项目。

      ②科学、整体规划交通运输课程群,整合优质教学内容

      交通运输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力,所涉及课程的知识内容及教学资源存在较多重复性及较强相似性,必须完善以交通运输为工程背景的学科、专业、课程交叉、融合、集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建设,以系统的观点充分考虑各专业、各课程所包含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共性和特性,合并相同或相近的实验内容,本着体系完整、注重广度与深度的结合、注重新知识的溶入、注重前后课程的衔接、注重与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教学实际相结合、注重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原则,对相互衔接的实验内容进行融合,设立若干实验课程模块,各模块间留有物理接口,可组建更大的实验教学平台和系统,形成一系列特色实践教学项目,充分体现工程训练的全程性。

      ③优化交通运输优质资源,创新精品项目建设

      根据凝练的创新实验项目及实践课题,通过分析交通运输课程特点、内容完善交通运输课程群体系,编写创新实验项目及实践课题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在此基础上,本着体系完整、注重广度与深度结合、注重新知识溶入、注重前后课程衔接、注重与交通企业实际相结合、注重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等原则,采用多媒体技术、视频、微课、虚拟实验等手段,分别从实验项目库、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文献资料库、虚拟实验平台几类开发配套交通运输优质教学资源。

      ④构建交通行业优质资源平台,创新平台应用模式

      在对交通运输课程群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后,亟需构建交通行业优质资源平台,并在“交通行业优质资源平台”中融入紧贴行业需求的交通运输实验项目和实践课题,开发极具行业特色的交通运输优质资源,依托学校健全的实验实训场地,组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开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为学生量身定制如何自主开展智能交通项目实训。设计多交叉学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

      ⑤推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多元化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长久机

      以交通行业优质资源平台为依托,以地方交通集聚产业特色学科方向为指引,采取“交通行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保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落在实处,深化“技能培训鉴定+行业职能评定+面向社会服务”学分制改革。邀请权威专家,企事业骨干来校讲学,通过“工程师进校园”、“产学研合作”、“专业共建”、“联合培养基地”、“职业证书培训”、“辅助教学”、“就业推荐”等多渠道,使学生贴近企业,使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融合强化落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多元化联合育人实施策略。以分层多样化科技竞赛活动为载体,创新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机制;运用“实习-实践-创业”培养模式,以项目化资助运作为途径,设立创业基金及完善项目化资助运作程序资助学生创业项目,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实践能力。实现交通专业人才规格(标准)社会化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交通专业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必由之路,必将全面提高交通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